
男,1971 年生,河南信陽固始縣人。研究館員,F任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,并任中國考古學會理事及夏商考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,國家文物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工程方案審核專家,河南省考古學會副會長,河南省一級期刊、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主辦《黃河黃土黃種人》雜志社下旬刊《華夏文明》主編,河南省政協委員等。1998 年本科畢業于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考古學專業。
主要從事史前、夏商考古、中國早期藝術史及公眾考古學傳播研究,尤其在仰韶文化聚落考古、新砦期與早期夏史、中國古代鸮文化、中國古代玉器及彩陶文化、大氣光象考古分支學科等領域做了系列基礎研究。主編學術著作 12 部,在省級以上學術期刊及國內外學術會議發表論文 100 余篇,主要包括:《靈氛與圣光——大氣光象考古學的理論與案例研究》《田野考古與藝術史研究論文集》《文明之光——古都鄭州探索與研究》等,編寫《新密新砦——1999~2000 年田野考古發掘報告》龍山部分等。
參與“夏商周斷代工程”、“中華文明探源工程”、“一帶一路”絲綢起源研究及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等重大課題。主持發掘的雙槐樹遺址被列入 2019 年度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“中華文明探源研究(2019—2022)”項目;參與中羅、中埃聯合考古項目,并擔任中方負責人之一。主持雙槐樹、青臺、汪溝、花地嘴、東趙、望京樓等重要遺址考古發掘工作,獲得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獎、國家田野考古質量獎一等獎等省部級獎項及榮譽稱號 7 項。此外,還榮獲河南省政府津貼專家,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,河南省宣傳文化系統“四個一批”人才,鄭州市領導直接聯系高端人才等稱號。